美國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關稅,掀起貿易戰
文:賴劭禮
美國對加拿大、墨西哥和中國徵收前所未聞的關稅,將帶來深遠影響。
關稅措施詳情

加拿大和墨西哥:25%關稅

中國:10%關稅

加國能源商品:10%關稅

墨國能源產品:25%關稅
美國自4日起實施這些關稅措施。
關稅的定義與目的
關稅本質上是一種稅,是對進口商品徵收的費用。目的是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,使其在國內市場上競爭力下降,從而保護國內產業。
美國關稅措施的目的

1

解決芬太尼問題
芬太尼是造成美國藥物濫用危機的主因之一。

2

阻止非法移民
迫使墨西哥加強邊境管理。

3

保護國內產業
提高進口商品價格,增強美國國內產業競爭力。
對美國國內的影響
物價上漲
進口商品價格上升,可能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,增加消費者負擔。
國內產業受益
部分美國國內產業可能因為進口商品競爭力下降而受益。
對加拿大、墨西哥和中國的影響

出口減少
美國是這三國重要的出口市場,關稅將導致它們的商品在美國市場上價格上升,出口量可能因此減少。

經濟壓力
出口減少可能對這三國的經濟造成壓力。

國際貿易關係緊張
這項措施將使得美國與這三國原本已緊張的貿易關係雪上加霜,可能引發報復性措施。
貿易戰的風險
美國的關稅措施可能引發全面性的貿易戰,導致國際貿易體系動盪。
對台灣的影響:轉單效應
美國對這三國商品加徵關稅,部分美國企業可能轉向其他國家採購,台灣可能因此受惠,增加出口機會。
對台灣的影響:產業競爭
台灣部分產業可能與這三國存在競爭關係,美國的關稅措施可能使台灣產品在美國市場上更具競爭力。
對台灣的影響:貿易戰風險
如果美國與這三國的貿易戰全面爆發,台灣也可能受到波及,例如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、供應鏈被打亂等。
總結:廣泛影響
美國這次的關稅措施影響廣泛,不僅對相關國家經濟造成衝擊,也可能引發國際貿易體系的動盪。
密切關注,審慎評估
台灣雖然可能從中獲得一些機會,但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情勢發展,審慎評估可能的風險。
分享這篇文章,讓更多人了解這場貿易戰的影響!